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受邀在「2022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」

新聞來源:亞洲大學新聞

中國醫藥大學與亞洲大學系統學校「中亞聯大」,自11月4日起舉辦一連3天的第2屆「2022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」(ICABS),邀請諾貝爾獎得主Dr. Michael Rosbash、國際癌症頂尖學者、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、10位國內專家等,21位國內外生物醫學領域的重量級學者,分享最新研究成果。亞大校長蔡進發受邀致詞,談亞大研究團隊利用AI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和生物醫學數據科學,推動與癌症相關的研究工作,使癌症能及早發現,提高康復率。

「2022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」,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總校區卓越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,世界頂尖重量級學者齊聚一堂,研討主題涵蓋了當前國內外最重要、具前瞻性的生物醫學議題,包括:癌症訊息傳遞與、癌症代謝、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於癌治療的應用、癌症免疫、創新技術與轉譯、新穎癌症治療等。

中醫大校長洪明奇表示,「台灣國際創新生物醫學峰會」去年首次舉辦,在國內生命科學界引起很大討論,今年仍延續癌症醫學研究為主要主軸;近年來台灣的生醫學研究成果,不論在質與量上都有空前的進步;然而,在生物醫學各領域之間的研究,存在著許多的關聯與互需性,必須能加強各領域間的互動與結合。透過,與大師級的科學家直接交流對話,具體呈現台灣的研究亮點,讓台灣在生命科學的成果也能被世界所看見。

 

亞大校長蔡進發受邀致詞,他指出,當代生物醫學研究需要持續的知識交流和跨學科合作,需要不同專業領域整合十分重要,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國內、外專家齊聚在ICABS,全球一起解決生物醫學科學的緊迫問題。

蔡校長說,台灣衛生福利部公佈2021年十大死因,癌症已連續40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。根據世衛組織統計,癌症也是全球主要死因,單是2020年全球就有近1000萬人因癌症死亡,接近全世界六分之一的死亡人數。通過避免風險因素、即可依循的預防措施,已經可以達到30到50%的癌症預防率,若能及早發現並得到適當治療,許多癌症仍有高康復機會。

蔡校長表示,因而亞大研究團隊利用AI人工智能、機器學習和生物醫學數據科學,來推動與癌症相關的研究工作。其中1個研究小組利用生物信息學來篩選與結直腸癌相關的基因突變,再使用台灣結直腸癌患者的樣本驗證這些突變,鑑定出的基因 APC、TP53、PIK3CA 和 FAT4 在血液中被發現,可作為早期癌症檢測的檢測標靶;另1個團隊則使用機器學習方法進行基因分析(GSEA),並確定了細胞瘤(GBM)的33個基因特徵,及GPX8基因可能在不同腫瘤中所起的關鍵作用,另外還有數個研究在持續進行中。

蔡校長也在峰會上與全世界頂尖學者分享,中醫大、亞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的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,分別名列世界第265位、第384位,兩所學校都大力發展學術、教學和研究,希望能夠帶領社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。